【锤锤讲故事】黄月英的婚车
2015-07-17
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,黄月英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女人,三国奇女子不胜枚举,巾帼不让须眉的也不在少数,但像黄月英这般德才兼备、却甘心在夫君身后默默付出的,找不出第二个了,她的“默默”甚至让她的身份在后人口口相传中变成了一个传说。
黄月英又名黄婉珍、黄硕,有闻黄月英虽知识广博,是有名的才女,但却长相丑陋,所以有一个小名叫阿丑,也有传言,是因为黄月英长相太美,人又聪慧,遭人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,更有传言说,是月英的父亲黄承彦为了试探诸葛亮是不是一个以貌取人者,而说的一个善意的谎言,但如今伊人真面目已经不得而知,而从后人为她所修建的庙宇中供奉的雕像可以证明,诸葛亮的妻子,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子。
诸葛亮为蜀国一生鞠躬尽瘁,历下不少功绩,其中发明“木牛流马”解决蜀国兵少运粮的问题,让人啧啧称奇,然而这运粮神器的制作也要归功于黄月英。
黄月英自幼熟读经史,多才多艺,是三国少有的奇女子,也是世界上发明机器人的奠基者、创始人,还可以说是发明创造机器人的开山鼻祖。她发明创造的木狗、木虎、木人,曾使诸葛亮惊羡不已,连连称奇,仔细端详揣摩之后默记于心。
黄月英想试试诸葛亮是否真有过目不忘之才,在成亲的前一个月,请她父亲向诸葛亮提出了“三不”条件,即结婚时,一不坐轿,二不骑马,三不乘船。
这“三不”条件,确实让诸葛亮为难了一阵子,眼看离腊月初八的婚期越来越近,诸葛亮坐卧不安,急得在院子里、山坡上团团转。想我诸葛卧龙,真要被这件事难住?
有一天,诸葛亮坐在对面的棋山上,脚瞪一块石头,苦思冥想。突然听见山下有人惊叫:“牛惊了!牛惊了!”定睛一看,原来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惊了,把碾盘中心的桩拉断了,牛拉着碾磙在地上跑。诸葛亮望着牛拉的碾磙发呆。猛地,他把自己后脑勺一拍,说道:“有了!”就往家里跑。原来,他想到若在碾磙上安个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吗?于是,说干就干,他和书童就地取材,锯的锯,砍的砍,一连干了三天三夜。
腊月初八,是黄月英出嫁的日子,黄承彦的院里院外挤满了祝贺的客人,当然也不乏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——看他黄家姑娘如何到婆家去,看他诸葛亮如何来娶新娘子。
快到晌午的时候,隆中附近的黄家山下,出现了一个彩色的影子,由小到大,越来越清楚。“接亲的来了!”随着这喊声,看热闹的人从黄家院子里涌出。取亲的队伍中,只见诸葛亮和书童一前一后坐在一个被红色布幔围着的“台子”上,在“台子”下,一边一个如同大碾盘一样的东西滚动着,前面有一个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拉着走,说它是轿子没人抬,说它是马却不是马。大家围上去看稀奇,围着书童问这是啥东西?书童乐呵呵地对大家说:“这是我家先生为接新娘子而造的‘木牛流马 ’!”
诸葛亮娶亲“木牛流马”有两部分组成,后面是诸葛亮根据牛拉碾磙转发明的高轱辘车,前面是诸葛亮根据黄月英设计的木狗、木虎的原理,制造的木牛流马,也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蜀国运粮神器,这木牛流马,一腹四足;头入领中,舌着如腹。曲者为牛头,双者为牛足,横者为牛领,转者为牛脚,覆者为背,方者为牛腹,垂者为牛舌,曲者为牛肋,刻者为牛齿,立者为牛角,细者为牛鞍,摄者为牛轴。这木牛流马的机关在舌头,舌头一扭,它就停,再将舌头复原它就走。
这木牛流马的婚车犹如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完美结合,后来,木牛流马失传,月英也化为了传说,只留下了诸葛亮的高轱辘车延续到了现在。
才子佳人的佳话也终要有个结局,黄月英一生为诸葛亮默默奉献,最终在诸葛亮去世后没多久,也跟随逝去了。